哈薩克族的婚禮主要分為慶婚、定婚和娶婚等3種儀式。(1)慶婚:男女青年一旦相好,就要舉行3天時間的慶賀活動,按照伊斯蘭教的規(guī)矩進行,男女雙方家長都要宰馬殺羊招待客人。(2)定婚:男女雙方舉行完慶婚活動后,男方要給方贈送綢緞等物--"馬韃子",同時要給女方扎三角方巾--"特特",或戴貓頭鷹羽毛--"烏克"。這時,女方可以向男方索要見面禮,女方也給男方回禮。定婚儀式舉行以后,男方就可以公開來去女方家。(3)娶婚:這是哈薩克族婚禮的最后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新郎在親友的陪同下前去女方家迎親,文方家要盛情款待客人,并舉行隆重的送親儀式。新娘子由家中嫂子或其他婦女陪同,走親訪友,辭行告別,并且邀請參加自己的婚禮,這就是"塔尼蘇"。新娘向父母等親人告別時要唱《考而斯》,歌詞大意是:
可愛的家鄉(xiāng),親愛的人們,為啥非要我離開你們?
一匹小紅馬能拴住,為啥就不能把我留住?
新娘子和親友們一邊擁抱哭泣一邊唱《考而斯),離別之親情令人感動。新娘在向婆家去時必須騎素紅公馬,馬鞍裝飾華麗,攜帶禮品。男方迎親時要舉行多種儀式。其中包括與送親者進行的對唱。
進行婚禮儀式時,首先進行揭面紗--"別塔復爾",儀式由一個機智幽默、能即興吟唱又與新郎同輩的年輕人主持,另外選一個同部落的小伙子,先從氈房柵欄縫里跳進去,再奪門而出,伴娘們追趕毆打,或用鍋灰將此小伙子的臉抹黑,盡情歡樂,表示保護新娘。這時新娘放聲歌唱,傾吐對家鄉(xiāng)和親人的眷戀,以及對未來生活階憧憬。歌詞大意是:
遠方的草原吆,像不像我的家?
我的新房子吆,又安置在何方?
未來的父母是不是慈祥?未來的丈夫是不是熱心腸?
然后新郎用馬鞭輕輕將新娘的面紗挑開,新郎將馬鞭上系的布條子,分給賓客,表示吉祥如意。面紗揭開后,眾賓客共同唱《揭面紗歌》,以引逗新娘,歌詞大意是:
好新娘,你比草原花兒還漂亮。
你要早早起床,莫貪睡多照陽光。
提水燒奶茶,料理家務事,尊老愛幼記心上。
進行婚禮的這一天,還要舉行盛大的賽馬會,進行刁羊比賽,姑娘追等活動。夜幕降臨后,是婚禮的高潮時刻,男女進行對唱,一般是通宵達旦。
哈薩克族實行一夫一妻制,自古以來不與同部族通婚,如果通婚,也必須過7輩后方可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,哈薩克族存在買賣婚姻,有的屬于牛馬交換,彩禮有用77匹馬,最少著也得10匹馬。一些貧困牧民因為無力承擔高昂的聘禮,只好采取"換門親"的婚姻形式。哈薩克族的婚姻制度是終身制,時至今日哈薩克族中的離婚現(xiàn)象仍然比較少見。
States have problems by
payday loan process your information.